观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》后有感_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心得体会

          今天,我们观看了影片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》,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。在观看的途中,泪水几次打湿了我的眼眶,我的周围也传来阵阵吸鼻子的声音。大家都为周总理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态度所打动,同时也为那个年代的人民的艰苦却信仰坚定的生活所感动。           影片中描述了周恩来总理在三年灾害时期,到革命老区伯延进行实地考察时的四天。周总理没有架子,一到达,就融入到群众集体中去,与他们同吃饭同干活,说交心话,让村民们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敢说真心话,转变到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。而周总理也在和毛主席协商后,充分听取群众意见,大胆创新,废除了公共食堂的制度,使得伯延成为第一个废除人民公社的村子。           周总理深受人民爱戴,这一点我从以前便从各式各样的课文中得知了。只是,通过这部影片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。同时,我也认识到,老百姓们对周总理的爱戴,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功臣,更是因为他是真真正正全身心想着人民,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先,而完全不在乎自己。看到他在深夜依然不休息,吃着药还要坚持工作;看到他将农民生活的辛苦全都归咎于自己;看到他偷偷地补偿那些为了使他吃好而委屈自己的村民……在大方面统领全局固然是重要的,但是在细微处也能处处为人民着想,确实更难做到也更加伟大的。           其中有两个情节的对比使我特别难忘。第一个是周总理刚刚到达伯延,虽然村中条件十分艰难,但是村干部们依然凑出钱来为周总理置办了一桌有肉有蛋的午饭。周总理的一只脚本已踏进了门槛,却又退了回来。他拒绝这种将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,为了给他特别照顾而让村民做出牺牲的招待。第二个情节,仍是关于门槛的情节。那是连弟的奶奶特别为他做了面条的时候。望着那热气腾腾的面条,总理的脚步没有停,踏进了门槛,大口吃下了那碗面。只因为那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勉强大家而得来的优待,而是村民爱戴他的一片赤诚热忱的心意,他不能辜负这份心意。同样是门槛,进或是不进,充分地体现出总理的为人。           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,也不是挂横幅挂出来的,而是切切实实做出来的。中国梦不是国家这个框架的梦,也不是中国政府的梦,而是全体中国人民、中国老百姓的梦。要想实现这个梦,不仅要靠党做出正确的决策,更要老百姓们全心信任党,支持党的决策,积极地参与建设工作,才能做到。通过影片,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人民虽然生活无比艰苦,但是对党的信任,对党的关心是坚定不会动摇的。而在现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时候,为什么这份信任却淡薄了呢?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,因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并不如那个时期那样得到了充分贯彻。随着新一班领导班子的上台,大刀阔斧地反腐反贪,使我们看到了党建的新曙光。希望今后我党能够再接再厉,深入群众,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,切实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,让人民的信任重新回归。           作为一个志愿加入共产党的新时代大学生,我们不应该再抱着“为人民服务离我们还远”这样的想法了。既然我们为周总理的所作所为所感动,那么就应该将这份心意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。从现在起,留心周围的人和事,热心帮助他人,思考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问题。积沙成塔,积水成渊,我们对他人小小的帮助,我们对细微处的思考,汇聚起来就会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向前迈进的一大步。
    无相关信息
分页: 1 23